看一级特黄在线看视频_欧美精品第一区第一页_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日本区一视频.区二视频

【深度報道】尋禹·探源全媒體系列報道第16期 石峁遺址篇

2023-08-18 10:14:52  來源: 許昌日報  作者: 鄧雷 楊紅衛(wèi) 劉俊民 呂超峰

我要分享:

摘要:



尋禹·探源全媒體系列報道第16期 石峁遺址篇

石峁遺址:中華文明的“前夜”

本報記者 鄧雷 楊紅衛(wèi) 劉俊民/文 呂超峰/圖


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,石峁遺址是繞不過去的一處史前遺存。

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北部、毛烏素沙漠南緣,因遺址主體位于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(zhèn)石峁村而得名。

這座古城以逾400萬平方米的超大規(guī)模,刷新了中國史前城址的紀錄。目前,石峁遺址已發(fā)掘部分僅僅是其冰山一角,而這冰山一角所呈現(xiàn)的燦爛輝煌,足以讓我們相信,這里曾經存在一個高度繁榮的族群,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8月11日,尋禹·探源全媒體報道組來到石峁遺址,追尋石峁先民曾生活過的地方,瞻仰先民創(chuàng)造的文明印記。


image.png

石峁遺址所在位置


“石峁王國”

1958年,石峁遺址在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間于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(zhèn)被發(fā)現(xiàn)。峁,在當?shù)胤窖岳镆馑际恰吧角稹?。石峁,既是沿用已久的地名,又清晰地反映出遺址風貌。

石峁遺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,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,相當于6個故宮大小,是目前已知中華大地乃至東亞地區(qū)最大的史前城市遺址。

20世紀70年代,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專門到石峁考察。此后,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陸續(xù)對石峁遺址進行了小規(guī)模發(fā)掘。自2011年起,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隊對遺址展開了考古調查和重點發(fā)掘。在考古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下,遺址面貌逐漸清晰,數(shù)千年前的“石峁王國”正一點點呈現(xiàn)于世人面前。

“石峁是修建在高地龍山時期的石城,城內分布著大量宮殿建筑、房址、墓葬、手工業(yè)作坊等龍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遺跡,在同時期遺址中非常罕見?!笔惯z址管理處宣教科工作人員思佳余介紹,石峁時期已形成了三城城建格局,即皇城臺、內城、外城。這三部分石砌城垣有著完整的防御體系,奠定了后世城市形態(tài),也開創(chuàng)了中國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。

思佳余表示,石峁遺址外城共有7座城門,由內外兩重甕城、門道、墩臺、門塾、馬面等組成,堅固雄厚的外城東門既是控制交通、外防內守的實體屏障,也是石峁統(tǒng)治者構建的精神屏障。

4000多年前是中華文明和早期國家形成、發(fā)展的關鍵時期。石峁遺址以其巨大的規(guī)模、多重的結構、宏大的建筑和大量高等級遺物,顯示其已經成為早期城市并具備國家形態(tài)。石峁作為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的重要遺址,為理解中華文明起源、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過程,提供了全新的資料和獨特的證據(jù)。

石茆遺址出土的石雕


“華夏第一門”

記者一行從高家堡鎮(zhèn)驅車,不到5分鐘便進入石峁遺址公園。

盤山公路盡頭的山頂臺地上,鋼結構的玻璃遮罩著青褐色亂石塊堆壘出的高大城垣,這便是石峁遺址的外城東門。

外城東門是石峁遺址近年考古發(fā)掘揭露的一處重要遺跡。它位于遺址區(qū)域內最高處,空間開闊,地勢險要,是目前保存最完好、體量最龐大、結構最復雜、形制最規(guī)整的上古時期城門遺跡,被譽為“華夏第一門”。

站在外城東門遺址遠眺,可以看到整個石峁遺址的全貌。思佳余向記者介紹,石峁古城以皇城臺為核心,內外城環(huán)套結構布局,再通過墻體上城門、甕城、角臺、馬面、墩臺等防御性建筑層層設防,奠定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(qū)古代以宮城為核心的都城布局;從外城東門通往內城東門并連接皇城臺的一條大道,連接著宮城區(qū),開中國都城中軸線理念之先河。

在這里,可以看到4000多年前的建筑:用大小不規(guī)則的亂石壘砌出近90度直角的城墻墻角;門道呈東偏北31度,朝向4000多年前夏至日出的方位;出現(xiàn)菱形方格紋、勾連紋等幾何圖案的中國史前壁畫……石峁遺址所展現(xiàn)出的文明程度,遠遠超出了今天人們的想象。

考古專家表示,石峁古城打破了中國夯土筑城的傳統(tǒng)認知,外城東門遺址無疑是目前考古發(fā)掘所見最早的石城門,其功能和結構的復雜性尚待探討,其在黃河文明史、甚至人類文明史上的意義都是難以估量的。

在石峁遺址巨大分布區(qū)域內,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插著小紅旗標志,呈線性分布。思佳余告訴記者,這些標記的地方是未發(fā)掘的外城墻和一些祭祀?yún)^(qū),目前石峁遺址僅發(fā)掘很小的一部分,隨著考古發(fā)掘的推進,遺址將給人們帶來更多震撼。


石峁遺址人面石雕


“皇城臺”

從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出發(fā),順著遺址觀訪路,記者來到遺址核心“皇城臺”。這是一座由石頭“砌”出來的城。石峁先民把黃土高原上獨立的小山包用石頭壘筑包裹,氣勢恢宏,巍峨壯麗。

石峁遺址以皇城臺為核心,構建起了內城和外城的三重城垣結構。外城墻總長度約10公里,目前還能見到一段段的殘存;內城則將皇城臺包圍其中。墻城依山而建,堅固雄厚,多達9級的護城石墻,最高達到了70米。最核心的“皇城臺”,底部面積約24萬平方米,臺頂面積8萬平方米,蔚為壯觀。

皇城臺的考古發(fā)掘始于2016年,目前已揭露出皇城臺門、東護墻北段上部及大臺基南護墻,是石峁最核心的區(qū)域。作為目前東亞地區(qū)保存最好的早期宮城,皇城臺層層設防、眾星拱月般的結構奠定了中國古代以宮城為核心的都城布局。

據(jù)了解,皇城臺門由外而內依次由廣場、甕城、墩臺、主門道等設施構成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古代都城正門設置廣場的先河。廣場由基本平行的兩道石墻圍成,平面呈長方形,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。在外甕城外側的墻根處,發(fā)現(xiàn)完整玉鉞兩件。門道內為石板鋪砌的路面,陡坡狀攀升至臺頂,路面的部分石板上發(fā)現(xiàn)有陰刻符號。

在最新考古發(fā)掘中,皇城臺門和東護墻北段上部出土的陶、骨、石、玉、銅等各類遺物數(shù)以萬計?;食桥_發(fā)現(xiàn)的制作銅器的石范,為國內已知最早的鑄銅遺存之一;“棄置堆積”中出土的萬余枚骨針以及“制作鏈”各階段的相關遺物,暗示著皇城臺頂部可能存在大型制骨作坊。

周邊石墻上,可以看到偶有石雕裝飾。2018年,考古人員在清理這片護墻時,一共發(fā)現(xiàn)了70多件石雕,大部分出土于倒塌的墻體石塊內,但仍有部分鑲嵌于墻面之上。現(xiàn)場可以看到,這些石雕既有菱形的眼狀裝飾,又有神人面、動物等形象,呈現(xiàn)出成熟的藝術構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藝。它們可能與石峁先民砌筑石墻時“藏玉于墻”或修筑建筑時以人頭奠基的精神內涵相關,代表了先民對皇城臺的精神寄托。


石峁遺址出土的陶鷹


“人類第一件彈撥樂器”

石峁遺址彌漫著濃厚的“圣城”氛圍,出土的20余件在傳說中有“通天”功能、代表著人類初音的樂器——骨制口弦琴,更能夠讓人感知石峁遺址的儀式感和神圣氛圍。

口弦琴,是一種具有胚胎意義、具有音樂“活化石”價值的原始古樂器?!芭畫z作笙簧”的記載,把簧的發(fā)明者直溯于創(chuàng)世始祖女媧。《唐樂志》稱:“女媧作笙,列管于匏上,納簧其中?!?/p>

石峁遺址發(fā)現(xiàn)的口弦琴,是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世界上最早的簧樂器。在發(fā)現(xiàn)石峁口弦琴的現(xiàn)場,還發(fā)現(xiàn)了制作口弦琴的骨片以及半成品??脊艑W家據(jù)此大致復原出4000多年前口弦琴的制作過程:選取黃牛肋骨或動物長骨等質密骨料,經過切磨骨片、剔刻簧舌、簧尾鉆孔、精細加工等四個步驟,完成制作。

考古學家認為,石峁口弦琴有可能被賦予了溝通人神的功能,與骨笛等樂器遺存共同構成了石峁皇城臺的音樂形態(tài),運用于石峁的祭祀場景中。由此口弦琴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石峁上層控制周邊族群、維系區(qū)域統(tǒng)治穩(wěn)定的重要器物。

石峁口弦琴被譽為“人類第一件彈撥樂器”,它的發(fā)現(xiàn)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要考古成果。

除口弦琴外,石峁遺址還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珍貴文物,陶鷹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種。

陶鷹為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文物,在皇城臺東護墻北段的“棄置堆積”中,出土了大型陶鷹20多件,數(shù)量多、體量大,造型生動,在國內新石器時代動物陶型中十分罕見。經過拼接復原的陶鷹殘高50至60厘米,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,作展翅伸頸狀??脊艑<艺J為,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,從造型與結構來講,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,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有關。

如果說最具石峁遺址代表性的文物,當數(shù)人面石雕。該石雕整體呈圓弧形,鑲砌于皇城臺大臺基西南角的墻體之上,保存狀況較好,神態(tài)莊嚴肅穆,雙目略突出,闊嘴齜牙,均戴有耳珰。其中,西側人面長約80厘米、高約50厘米,頭戴冠飾,是石峁石雕中尺寸最大的單體圖像。東側人面雙眼外側有弧狀紋飾,據(jù)專家介紹,這可能就是石峁先民的“王”的形象。


石峁遺址出土的口弦琴


尋禹·探源報道顧問團成員

(排名不分先后)

劉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、研究員

趙春青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、新砦工作隊隊長

趙海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、二里頭工作隊隊長

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、瓦店和王城崗工作隊原隊長

王吉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、蚌埠禹會村遺址工作隊原隊長

何俊杰 浙江省紹興市文史館副館長

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學者

劉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發(fā)現(xiàn)者



(掃碼觀看圖文)


(掃碼觀看視頻)


編輯:梁倓坦   校對:龔政明
責編:楊偉峰   終審:劉力華

附件:

許昌日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

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(yè)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(yè)務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